春季楊絮飛舞 許昌市環衛處人機結合“戰”飛絮
發布時間:2020-04-18 16:31:16 瀏覽次數:2032次
近段時間以來,隨著天氣轉暖,我市城區道路兩旁種植的楊樹也開始發芽,大量楊絮、柳絮隨風飛揚,如同雪花漫天飛舞。不過這看似唯美景色,卻給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困擾,一不小心,就被吸入鼻腔或落入眼睛,讓人難受還容易引發過敏,同時還會給行車安全造成隱患。
為減輕楊絮對環境衛生和市民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,許昌市環衛處通過加大灑水頻次、強化洗掃清理、注重人機配合等方式,有效清理路面落絮,最大限度的減少飛絮給大氣污染防治帶來的不利影響,著力為市民群眾提供干凈整潔的生活和出行環境。
一是強化機械除絮。加大機械化作業力度,采取沖洗+洗掃的聯合作業方式,通過高壓沖洗,將飛絮增濕并噴灑至兩側道牙,利用洗掃車強洗、強吸的特點,把飛舞的楊絮、落在路面上成團的楊絮吸入洗掃車垃圾廂內;增加沖洗頻次,防止地面落絮二次揚飛;使用小型掃地機對慢道及人行道常態濕式保潔,加大路面、道牙邊、人行道、背街小巷、公廁周邊、拐角處等易積聚落絮部位的清掃保潔力度,緩解飛絮對環境衛生造成的影響。路通機械攜手許昌市城市管理局,共同為市民出行提供保障。
二是加強人工保潔。根據落絮實際,及時調整 “一天兩掃”為“適時清掃”模式,在完成一天兩次普掃的基礎上,保潔人員要利用濕拖把或使用濕麻布捆扎在掃帚頭部,對地面落絮進行清理,做到隨有隨掃隨清。同時為保潔員隨車配備水桶、編織袋等工具,采取“集中收集-澆水浸透—清運中轉”的方式,降低落絮二次漂浮率。
“楊絮之所以難以清理,就是因為輕,我們第一步通過灑水車噴霧為其加濕增重,第二步再利用洗掃車把打濕后的楊絮吸走,人行道上交由環衛工人進行輔助清理?!笔协h衛處副主任徐慶燁表示,像許由路文峰路以西、文化路北段、勞動路北段等楊絮較為嚴重的路段,每天灑水噴霧達到10多次,洗掃車日均作業次數也達到5次以上。
下一步,市環衛處將繼續針對楊柳絮易發、多發地段將增加灑水作業頻次,始終保持連續巡回保潔,全天候清潔。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嚴格落實春季大風天應急預案,增加沖洗頻次、提升保潔質量,減少飛絮、揚塵對環境衛生造成影響?!?/span>